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快收藏!秋季鱼虾蟹发病率、死亡率高涨!这里有养殖技术指引涉及苗种、病害防治、运输等

来源:米乐滚球    发布时间:2024-09-05 12:22:41

  秋季天气转凉,水温降低,部分地区温度骤降,水环境变化大且复杂,水产动物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同时多种水产动物经过夏季的快速生长期后,在秋季进入丰产丰收的关键期。做好秋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是确保养殖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水产品市场供应有序,现研究提出秋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

  1. 投喂管理:秋季早期阶段天气转凉,水温适合养殖鱼类快速生长,投喂要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进行。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养殖水体水质、养殖鱼类摄食情况等及时做出调整,投喂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到达秋季中后期,水温逐渐降低,鱼的摄食量下降,可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尽量晚停食,为鱼类越冬储备充足营养和能量。对主养草食性鱼类的鱼池,利用秋季青绿饲料充足的优势,加大青绿饲料投喂量。一般先投喂青绿饲料,待吃完后再补充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2. 水质管理:一般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不超过20厘米,保持鱼池水位在较高水准,以提高鱼池鱼载量,并有效减缓水温波动。加注新水时,尽可能的避免将底质冲起;避免在傍晚加水导致池水缺氧。合理使用增氧机增加鱼池溶氧,一般在晴天中午、阴雨天清晨、阴雨连绵天夜间开启2-3小时;全天24小时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池水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等指标,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消毒等应对措施,确保鱼池水质稳定。

  3. 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据此调整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及时清除水中死鱼、杂草、漂浮物等,防止水质恶化。重点检查池水溶氧状况,防止鱼类半夜到次日黎明发生浮头、泛塘;鱼群有浮头预兆时,立即开启增氧机;对没有配备增氧机或有停电风险的,可采取加注新水或全池泼洒增氧剂的措施来增氧。尽可能的避免鱼体受伤,鱼体受伤后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夜晚加强防盗巡视。

  4. 适时起捕:依据市场售价,可适时起捕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以降低鱼池中养殖鱼类密度,降低鱼池的鱼载量压力,促进剩余养殖鱼类的生长;同时避开商品鱼集中上市高峰期。在起捕前一天停料或减少投喂,鱼饱食易在拉网、运送过程中死亡。起捕时间选择天气晴好、水温适宜、溶氧较高、无鱼浮头的黎明时分。不能在闷热、傍晚、鱼浮头时拉网捕捞。拉网后及时开启增氧机,适当加注新水。

  1. 苗种选择:投苗前需对种苗进行常见病原检测,选择优良品种生产的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用于养殖生产,不可使用检出疫病病原的苗种。

  2. 水质调控: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剧变、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前后应及时调控养殖水体。对于开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天气变化前4天,用对虾饲料或鱼饲料、糖类等作为培养基扩繁益生菌,益生菌扩繁时间一般36小时之后。天气变化前3天,需要对养殖池塘底质用增氧型消毒剂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后约2小时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处理水体。水体消毒后约12小时,使用活化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和藻类营养盐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天气变化前1-2天,新的藻类和菌群快速生长,将构建更稳定的生态系统,养殖池塘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也将有效提升。加强极端天气前的预防管理,合理控制池塘水深,加固池堤和水电设施,疏通应急水渠,避免灾害天气造成池水漫灌、池堤决口、水电设施损坏等;配置一定的蓄水池,应对干旱天气时养殖池塘的用水需求。

  3. 使用二级处理水养殖:受天气变化、发病池塘水排放等影响,外源水体质量不稳定,可能含有病毒、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外源水进入虾蟹养殖池塘前应做消毒处理。建议采用二级处理,设置2个蓄水池,外源水进入一级蓄水池后做消毒和沉淀处理,2天后将表层水引入二级蓄水池再次做消毒和曝气处理2-3天,水体余氯去除后将表层水引入虾蟹养殖池塘。

  4. 饲养管理:一要做好水草管理。针对淡水青虾、中华绒螯蟹等品种,定期维护池塘中栽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及时清洗整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在良好生长状态。二要加强投饲管理。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虾蟹健康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每天的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败坏养殖水质。

  建议有条件的对虾养殖场进行分级养殖。将P3—P5仔虾进行10天标粗,标粗结束前检测仔虾中常见病原并观察仔虾健康情况,选择无特定病原检出的健康仔虾转入暂养池进行30天的暂养,暂养结束前检测对虾中常见病原、观察其健康情况,选择无病原检出且健康情况良好的对虾,进行50-60天成虾养殖。分级养殖中,需对标粗池、暂养池和成虾养殖池进行严格物理隔离,防止病原在不同池塘间的潜在传播和扩散风险。养殖过程中使用商品化饵料,加强投饲管理,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及健康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每天的饲料投喂量。

  1. 浅海养殖贝类生产管理:一是做好分苗工作。苗种经过夏季的生长,秋季分苗是浅海养殖贝类生产的关键节点。分苗时要搭好凉棚,宜趁早晚时分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间,防止日晒风吹雨淋。高温期分苗可由船员在海上平台操作,如把原来的苗袋翻过来装到纱窗网袋中,如原苗袋中装苗太多,应在翻过袋后刷下一部分进行稀疏。如果在原苗袋中已然浮现死亡,去除死亡贝苗。暂养水层1.5-2.0米,大风后及时检查,防止坠石掉落,苗绳互相缠绕。苗袋附泥多时,可在水中来回轻轻摆洗。不要在附着生物多的海区暂养。二是做好向养成笼分苗。根据贝苗规格、暂养笼放苗密度、笼子干净程度并结合分苗周期长短确定。防止高温刺激,在贝壳张闭频繁有较多咬合现象时停止分苗。防止干露脱水,运苗、倒笼、进筛、分苗、缝笼、挂苗等各环节紧密衔接,不积压。运输途中勤泼水,保持湿度。尽量在海区分苗,如养殖区过远,分完后可在近区暂挂后再倒出去。避免浑水造成窒息和高温海水的刺激,暂养笼不要在近岸浅水中长时间堆积,尤其是中午。减少机械损伤,注意轻拿轻放,用网片或塑料圆孔网代替铁筛子。搞好苗种筛选,将贝苗分为2-3个档次,分别装养成笼及暂养笼,使每层的贝苗数量基本一致。

  2. 滩涂养殖贝类生产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经常巡查养殖贝类是否流失及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及时补苗和应对。清除敌害生物,将蟹、螺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蓄水养蛤,要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先将水位降至20-30厘米,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全池泼洒,经6-10小时后引入过滤海水冲洗,排干水,经2-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要注意仔细观察水色变化,确保水色浅褐色。还需要注意修补养殖池和堤坝,防止蛤蜊逃离等现象。此外,苗种播放前应清除玉螺、蛇鳗、海鲇和蟹类等敌害生物。二是加强疫病预防。秋季是菲律宾蛤仔等埋栖性滩涂贝类奥尔森派琴虫病高发期,应加强对养殖滩涂区域的巡视。避免养殖贝类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导致水质和底质污染。秋季也是其他寄生虫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期,应对养殖贝类有异常死亡的滩涂做消毒灭菌,可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泼洒消毒。

  3. 池塘养殖贝类生产管理:一是水环境调控。秋季应重视池塘水环境条件,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善于利用加换水、增氧等措施。能够最终靠提高养殖池的水位来维持温度的恒定,确保池塘养殖贝类正常生长与存活。遇到强降雨等天气时应及时排掉上层低盐度海水,再引入海水提高池塘水位,或撒盐于池水中,以防止盐度偏低影响贝类生长存活。pH偏低时,可投放含氯石灰(水产用)进行调节。贝类养殖密度高时,可能会引起滩面溶氧偏低,尤其是凌晨后半夜时,可利用增氧设施增加溶解氧含量。二是饵料生物丰度调控。秋季需要促进池塘内自然饵料生长,以满足贝类生长所需要的饵料。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及时加换水适当降低饵料浓度。透明度低说明水太肥,水太肥有可能导致pH值过高,影响文蛤的生长。当发现池水黯淡无光泽,池塘下风处泡沫较多,水色浑浊不清,说明藻菌老化严重,可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做处理后重新培育自然饵料生物。三是做好日常管理。每天观察养殖池塘贝类的生长存活情况,每15天测量一次贝类的生物学数据。每天上午8点、午后2点左右分别检测池塘养殖海水的温度、盐度、pH、透明度等,观察研判水色,并做好记录。同时定期对海水营养盐、COD指标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养殖主体可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重点监测池水溶解氧浓度,尤其关注凌晨时的溶解氧浓度。极端天气时可以适当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提高养殖贝类抗应激能力。

  一是要以预防为主,要采取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预防的方法。不要盲目往鱼池里泼洒杀虫药、投喂抗生素来预防鱼病,会破坏水环境和降低鱼体免疫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三黄散(水产用)、黄芪多糖粉等,调节鱼体免疫力,每投喂10-15天,停1个月后再投喂。每10天泼洒1次含氯石灰(水产用)等,改良水质。遇大风、暴雨、降温等恶劣天气,提前1天停食。有诊断检验测试条件的鱼池,定期抽样监测鱼病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采取控制措施。

  二是要及时有效地发现鱼病和采取控制措施。每天在鱼池边巡检鱼的活动状况、摄食状况、体色等。观察到有活力差、逃避反应弱、体色暗淡或发黑、鱼体外观有缺损、翻白、浮头、离群、昏睡不动、厌食的个体,可能是鱼的健康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后再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药物的选择要依据《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

  (1)育苗期间措施:育苗过程中,要做好虾蟹幼体、育苗器材、育苗水体等相关消毒工作。采取育苗用外源水过滤、一级消毒沉淀、二级消毒沉淀、紫外消毒、去除有机物、蓄水等措施净化育苗用水,保障亲本和种苗养殖用水不携带病原,减少有机物,对蓄水进行病原和水质检测,含病原生物、水质不达标的蓄水不能进入生产区。

  (2)养殖期间措施:一是增加溶解氧。增加增氧机开启频次,全天开启增氧机,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养殖后期,虾蟹池塘底部溶解氧不足时,可合理配合使用颗粒状的过氧化钙粉(水产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化学增氧剂和底质消毒剂,增加池底溶氧含量和消毒处理底质病原微生物。二是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通过适时分塘、轮捕等措施转移大规格虾、增加商品虾出塘等措施,合理控制养殖虾存塘量,控制池塘养殖密度。操作的流程中应注意避开存塘虾受伤或产生应激反应。三是合理投喂。根据实时天气状况、虾蟹生长摄食状态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量投喂造成养殖环境污染。

  一是加强检疫,以预防为主。秋季是多种贝类转场养殖的重要节点,贝类养殖区主要在开放外海,病害防控难度大,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跨地域转运前对贝类重要病害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害扩散流行。二是重视敌害生物防治。常见养殖贝类敌害生物有螺类、寻氏短齿蛤、海星、海燕、蟹类、海产涡虫及附着生物等,根据敌害生物类型选择正真适合的防治方法,如:使用底拖网捕捞,捕到的海星运到陆上进行无害化处理,海星的再生力很强,破裂的每一部分均能重新形成新的个体,因此不可撒碎后扔到海中。贝类秋季分苗时,可根据敌害生物繁殖情况预报以及苗袋附泥、附杂藻的多少适当提前或推迟。三是提升生产管理上的水准。针对不同海区自然禀赋,采用适宜的养殖模式,形成差异化的健康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控方法;主动采用“混、间、轮”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暂时停养等措施,防止传染性疫病的大规模传播。四是主动做好水质管理。如果池塘养殖用水长时间清澈透明、明中透黑或者明中透绿,需要对这样的池水进行彻底处理。采取的措施包括排掉大部分池水,滩面保留水位3-4米,对整个池塘消毒,通常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均匀泼洒,1-2天后进水、再排掉再进水,如7-10天后池水无好转,可再次做消毒,直到池水正常为止。若池水呈蓝色说明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可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处理后重新肥水。

  应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出血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通过前述养殖生产和预防的方法,能预防草鱼出血病等各种鱼病发生或降低发病损失。

  养殖鱼类发病后,还没有治疗病毒病的药物,但发病后应对措施得当,能降低死亡率。常用措施包括:停止换水、停止用消毒和杀虫药、停止拉网操作,盲目用药和采取使鱼产生应激的活动,易引起养殖鱼类更高死亡率;开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较高水准;保持水质稳定;及时捞出池中病死鱼做无害化处理;使用大黄类药物、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待养殖鱼自身免疫力逐步恢复。限制发病鱼的转池,工具专池专用,养殖尾水经消毒后排放,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控制疾病的传播。对发病鱼要送实验室做诊断;确诊为阳性后,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秋季也是细菌性疾病发生的高峰季节。发病鱼的治疗采用内外结合方式来进行。外用药能够使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或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全池泼洒,一般连用2次,间隔1天。内服用药,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种类以及剂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服药物包括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等,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内服药一般连用5-7天,用黏合剂拌饵投喂;同时饲料投喂量减半;保持水中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指环虫、孢子虫等多种寄生虫病在秋季常见多发。养殖者注意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疾病控制在发病初期。健康鱼也会感染少量寄生虫,这时不必用药,也不要用杀虫药做预防。当寄生虫感染数量较多时,需要确定寄生虫的种类,有选择性地使用针对性强的兽药。

  应关注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传染性肌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病、河蟹螺原体病、河蟹“牛奶”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虾苗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传染性肌坏死病毒、肝肠胞虫等重要传染性病原对虾类养殖影响严重。应对虾苗进行仔细的检测,选择不携带主要病原的虾苗用于养殖。

  河蟹“牛奶”病的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应对蟹苗进行仔细的检测,选择不携带“牛奶”病病原的蟹苗用于养殖。北方地区稻田养殖成蟹,保障蟹种暂养期间的质量,选择适宜规格的扣蟹科学暂养,强化养殖水质管理,合理投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降低“牛奶”病传染机会。扣蟹暂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斤/亩以下,稻田暂养池暂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3000只以下。扣蟹在稻田放养密度以500只/亩以下为宜,暂养河蟹蜕壳一次后以350只/亩为宜。保持良好水质环境,水体的溶氧达4mg/L,氨氮小于0.3mg/L。养殖前需注意清除池底淤泥并做消毒处理。选择全价配合饲料,避开使用易携带病原的野杂鱼虾投喂。

  应加强养殖水质状况监测,每天检测溶氧、氨氮、亚硝氮、pH等水质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土池底层水体溶氧不低于4.5mg/L,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体的溶氧不低于5.0mg/L;水体pH值控制在7.5-8.8为宜,对于养殖设施配置不足的半集约化养殖土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0.3mg/L以下,在机械增氧、进排水、水质监测等设施与养殖生产管控充分的集约化海水养殖系统中,水体的氨氮浓度控制在1mg/L以下,亚硝酸盐低于2mg/L。可通过水体机械增氧、依规使用化学增氧剂提升池底溶氧等措施提升养殖池塘水环境质量。

  在条件许可的养殖场,应每天检测水体细菌总量、弧菌数量。对虾养殖系统的总细菌量与对虾养殖产量紧密关联。土池养殖水体总细菌量达到1×10⁵个/mL以上;对虾预期产量达到3500kg/亩以上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体细菌总量应达到1×10⁷个/mL以上。条件致病菌如弧菌数量小于1×10³个/mL,携带毒力基因的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不得检出。若水体中微生物指标异常,需及时进行处理。

  应每天定期监测池塘微藻优势种群状况,防控低温暴雨天气诱发池塘富营养化水体出现倒藻。预防天气剧烈变化导致养殖虾蟹暴发疾病,适量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等提高虾蟹抗应激能力,增加养殖池水深、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含量,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优化养殖模式进行病害生态防控。在不同盐度的对虾养殖池塘中科学套养少数鱼类,及时清除对虾养殖群体中的少量患病个体,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实现对虾病害的生态防控。

  奥尔森派琴虫在我国养殖和野生菲律宾蛤仔群体中广泛分布,秋季近海滩涂频繁出现的高温高盐环境是该寄生虫病暴发的主要诱因,该阶段应着重关注奥尔森派琴虫病的防控。养成期多在开放式海区完成,奥尔森派琴虫病的防控主要以预防为主,如限制疫区与非疫区之间活体贝类的运输,加强跨区运输检疫;使用抗派琴虫感染的品系,改进养殖方式等。在陆基封闭或半封闭养殖环境中,用含氯石灰(水产用)等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消毒剂或使用紫外照射杀死游离状态的寄生虫。

  做好苗种运输计划。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公司直接对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顺利运输至养殖企业。加强与各地渔业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运输安全工作。苗种运输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交通工具,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二是苗种在运输前要停食锻炼。三是注意调好水温和水质。苗种在放养前,确保养殖池水体与运输水体水温相差2℃以内,尽可能降低苗种胁迫。四是保持溶氧充足,不添加麻醉剂。五是虾蟹苗种运送过程注意控制种苗装载密度,防止相互挤压。

  运输前将贝类苗种中泥沙等杂物洗净,避免长时间运输中对贝苗产生危害。不同的贝类种类,其苗种运输中注意的问题不完全一样。应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运苗季节等的不同,选择汽车和船舶等不同的运输工具。根据苗种的不同,选择正真适合的日期、天气情况做运输。在运送过程中,应该加篷加盖,避免日晒雨淋等造成损失,保持空气流通,以免贝苗窒息死亡。苗种运到后,应及时放到适宜的环境中,减少贝苗损失。

  水产品运输前要停食,拉网锻炼,降低鱼体应激反应。活鱼运输时提高增氧,保持充足溶氧,防止缺氧死亡。确保运输虾蟹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合理控制装运密度,确保运送过程中装运环境满足虾蟹的适宜温度和氧气的需求。贝类养殖转场运输期间,应避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温度控制在2-10℃之间,干运时间最好不超过12小时。长时间运输时采用水运,每间隔4-6小时换水一次。

  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采购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2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饲料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马上盖好篷布,以遮挡烈日曝晒和预防天气突变。秋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水、防湿。

  扫码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地区+品种+行业身份(如鱼中、流通商、养殖户、经销商)

  紧急!17级以上!登陆哪里都是灾难!今年“台风王”或要来袭,未来会肆虐...

  养殖一片哀嚎!饲料又暴涨500元/吨!能保质吗?料企“降质保价”,低价劣质料害了谁?

  饲料圈超20年经验资深人士再度联手创业!将打造最具影响力饲料生产人才培训型企业!

  本文转自【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上一篇: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下一篇:蓝宝金轮置业怎么样